返回首页

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续回升 高端制造业增势良好

黄灵灵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黄灵灵)2022年前三季度,面对汇率波动、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创业板公司积极投资扩产,盈利能力持续回升,龙头公司表现亮眼,高端制造业增势良好。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42万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约20%;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超200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约1.70亿元,同比增长近10%。分季度来看,创业板公司在经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4.02%后,二、三季度持续反弹,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45%、29.61%,环比增长45.39%、4.99%,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龙头公司增势强劲

  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创业板公司受疫情影响趋稳。与2019年同期相比,创业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7.7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4.88%,其中第一、二、三季度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34%、18.07%、13.39%,企业盈利能力已有较大程度修复。

  龙头公司增势强劲。市值排名前100的龙头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06.39亿元,同比增长44.48%,平均实现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38.55%,表现亮眼。龙头公司业绩保持稳定或较高速度的增长对板块的稳定、健康发展起着关键引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387家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明显优于板块平均水平。新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0.58次、3.54次和4.48次,高于板块整体水平的0.44次、2.66次和3.24次。

  投资研发拉动业绩增长

  创业板前三季度营收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回升,与投资稳步增长密切相关。

  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长期资产投资合计达2619.15亿元,同比增加16.88%,其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国防军工、机械设备行业公司前三季度长期资产投入增幅分别达56.47%、41.54%、41.23%、38.20%,公司增资扩产意愿较强,前述四个行业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景气度提升。

  细分来看,电池、光伏设备、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势头良好。受益于新能源电池需求量攀升及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等影响,电池、光伏设备产业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净利润11.33亿元、6.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23%、58.82%,发展迅猛。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净利润4.71亿元,盈利能力位居各行业前列。

  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创业板公司坚守“三创四新”定位,研发投入不断增强。2022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26%。2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其中,深信服、贝达药业等6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创业板研发强度超过10%、20%的公司数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30家、19家。

  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发展

  受益于国家对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以及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创业板公司融资规模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融资总额达9118.56亿元,其中直接融资2717.21亿元,间接融资6401.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22%、21.74%,直接融资比重由2021年的22.40%提升至26.09%,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作用凸显。

  此外,在政策推动下,创业板公司境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国际化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创业板已有5家公司披露境外发行GDR相关公告,其中乐普医疗已完成发行并挂牌上市。

  间接融资结构改善、融资成本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创业板公司有息负债合计8754.89亿元,较期初增长22.54%。三季度末长期借款占有息负债比重为35.17%,较期初增加4.21个百分点,融资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利息费用合计284.50亿元,利息率为4.44%,低于去年同期的4.48%,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对企业业绩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减税降费效果显现,中小企业获得感明显。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支付的各项税费合计1028.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6%,低于去年同期的4.61%,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