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鸿股份“吃”年报问询函 监管要求解释“高营收低利润”“高应收账款”等11大问题

王鹤证券日报网

   年报披露近两个月后,6月4日高鸿股份“吃”到了深交所的一则问询函,函中深交所就高鸿股份2020年年报中涉及的11个问题进行了“刨根问底”式问询,并要求公司在6月10日前将有关书面说明材料上报。

   《证券日报》记者关注到,在深交所提出的11个问题中,“营收高、净利润为负”、“季度营收波动大”、“行业企业业务收入规模连续两年下降”等围绕业绩、主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是深交所本次问询的重点。

   问询函称,报告期内,高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0.18亿元,实现净利润-1.22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96亿元,要求公司结合业务模式、产品类型、收入确认方式、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变化情况说明营业收入较高、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负的原因。此外,问询函还指出,公司连续两年扣非净利润为负,连续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说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造成上市公司营收‘虚高’,却不赚钱的原因有两点。”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该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过于激烈,进而导致毛利率偏低难以覆盖运营成本;二是可能受疫情引发的市场波动影响,在毛利率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无明显下降甚至不降反增,亏损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高鸿股份是一家主营行业企业、信息服务和IT销售三大业务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20年,此三大业务板块的营收占比依次为26.43%、1.97%、70.59%。

   “高鸿股份IT销售占比总营收超七成,多为笔记本、台式机和数码产品的销售,且其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线下。但当前,本身低毛利的IT销售行业竞争激烈,销售主力已经转向线上,线下只能通过打折优惠来扩大销售额,由此出现了高鸿股份高营收、低利润的情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业务看,高鸿股份IT销售业务毛利率只有1.81%,而行业企业业务毛利率也只有13.83%,但这两项合计占营收的比重高达97%。可以说,不仅仅是IT销售,高鸿股份现阶段就没有高毛利、竞争力强的业务。”

   根据年报,在高鸿股份的三大业务中,营收占比最低的信息服务业务毛利率却最高,2020年为51.64%,远超其他两项。据了解,高鸿股份信息服务业务涉及互联网营销业务.、人工智能产品、IDC业务、移动信息、移动传媒等细分领域。

   “IT销售将重心向线上转移,或者IT销售要注重品牌打造,不再依附于其他平台的销售渠道,建设自己的销售渠道。”对于高鸿股份当下的盈利困境,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谈道,“当然,建设渠道需要更多的资本,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可以考虑断臂求生,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信息服务上,从零售企业转向科技企业。”

   柏文喜亦认为,除了对原有的低毛利业务进行转型升级外,转换业务重心也不失为一个良策。“高鸿股份可能需要通过调整业务方向来逐步退出低毛利业务这一红海,转向毛利较高的新业务蓝海,以突破盈利瓶颈。”

   主业经营备受关注外,应收账款较高、客户与供应商重叠、货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仍进行借款等问题,也是深交所的主要问询点。

   其中,在货币资金与借款均较高的问题上,问询函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1.01亿元,较期初增加5.41亿元;同时,公司期末短期借款余额为18.27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2.98亿元,要求公司结合业务开展情况说明2020年末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余额均较高的原因,以及补充借款情况解释货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仍进行借款的必要性。

   另外,在应收账款上,深交所也在问询函中指出,高鸿股份还存在应收账款金额较高、应收账款对象与预付款对象重叠、应收账款披露不全等问题。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